電力行業信息化發展新出發點一、電力信息化發展的三個階段 電力行業的信息化應從電力行業計算機應用算起。起始于六十年代初,已有40多年的歷史。
1、60年代到80年代初期,是第一個時期,為起步階段
電力信息化主要在:電力實驗數字計算、工程設計科技計算、發電廠自動監測、變電站所自動監測和工程設計的數字運算等方面。其目標主要是進步電廠和變電站所生產過程的自動化程度,改進電力生產和輸變電監測水平,進步工程設計計算速度,縮短電力工程設計的周期等。(計算機主體是國產DJS系列小型機為主要代表)
電容表 |
電流計 |
高斯計 |
測厚儀 |
電力計 |
校正器 |
測試器 |
測距儀 |
示波表 |
鯉魚鉗 |
變送器 |
鉗表 |
溫度探頭 |
電工鉗 |
氣體檢測儀 |
斜嘴鉗 |
鉆頭 |
糖度計 |
主要特征:這一時期信息技術以科技研究和科學實驗以及科技工程計算為主要特征
2、80年代中90年代初,是第二個時期,為初步發展階段
計算機系統在電力行業廣大業務領域得到應用,電力行業廣泛使用計算機系統,如:電網調度自動化、發電廠生產自動化控制系統、電力負荷控制猜測、計算機輔助設計、計算機電力仿真系統等。
這一時期以計算機單項應用為主要特點
3、90年代中到21世紀初,是第三個時期,為加速發展階段。
有計劃地開發建設企業治理信息系統;信息技術的應用由操縱層向治理層延伸;從單機、單項目向網絡化、整體性、綜合性應用發展。
標志性事件:1997年召開國家電力公司第五次信息化工作會議,這次會議在國家電力公司信息化建設上具有重要意義。會議制定了國家電力公司"電力信息化九五規劃暨2010年發展綱要",規劃了國家電力公司到2000年信息化建設目標,將電力信息化工程列為電力產業跨世紀科技導向型工程。
二、電力行業信息化發展現狀 進進二十一世紀,電力行業在十五期間進行了機構調整,發電與電網分開,形成五大發電團體公司和兩大電網團體公司,電力規劃設計團體公司和電力建設團體公司。出此之外,還有一些獨立發電團體公司和地方發電公司,形成了新的行業格式。
電力企業信息化的幾個轉變:
1、信息化建設從研究階段向工程建設階段轉變。
2、從企業生產過程自動化向企業治理、經營、決策和企業全方位信息化轉變。
3、從企業內部治理向為企業市場環境下的市場競爭和經濟效益服務轉變。
4、信息系統從分散向集中轉變,從局部控制治理向遠程集中控制治理轉變。向建立同一信息系統平臺、企業資源共享方面轉變。
5、信息化從戰術級向企業發展戰略級轉變。
發電企業信息化:電廠生產MIS,數據中心和備份中心,企業門戶系統。廠級資產治理系統、設備物資治理系統、電廠生產安全、工作票治理系統。電廠地下管線可視化GIS系統和廠區管線GIS系統。ERP系統和EAI企業應用整合系統及門戶系統建設。
電網企業信息化
?電網企業基本完成企業網絡建設,覆蓋率達100,企業局域網絡主干帶寬達1000Mbps,辦公基本實現網絡化和計算機化。
?省級供電局以上企業均建有信息網絡中心和集中式網絡計算機控制存儲中心。
?在國家電網公司同一部署下,信息化建設正朝集中化、集約化、精細化治理轉變。以省公司為同一的企業生產平臺正在建設;
?以省為中心的同一電力營銷治理系統得到廣泛應用,并在作規范化建設。
?區域和省地電力調度系統通過PI實時數據庫系統實現數據整合和深層應用。
?安全生產治理系統(PSMS)正在以省級同一推廣;
?企業資源治理計劃(ERP)的建設,計量計費、安全生產、財務治理、營銷治理、工程項目、物資治理、人力資源、辦公自動化、地理信息系統等子系統的建設,同一數據交換平臺、國際合作、審計治理、法律事務治理、可靠性治理等成熟系統的推廣應用。
?發達地區的輸電網絡GIS覆蓋率100,配電網絡達到70以上;
?圍繞國家電網公司的"SG186"信息化建設工程,各電力公司以規范化和標準化整合企業資源,企業門戶建設作為企業資源整合與信息安全的重要工程;加強企業的標準化建設;
?進步信息服務水平,客戶數據覆蓋率100
?企業信息安全治理體系通過ISO/IEC27001論證;
?包括生產治理系統在內的各應用系統在企業同一平臺下正在向縣級電力企業延伸,如財務、物資、設備、安全生產治理、營銷、客戶服務等。
三、新的發展時期環境因素 (1)電力機構改革,形成新的產業格式;電力行業高速發展;
(2)新的企業團體市場化運行的外部環境逐步形成;
(3)新的企業團體治理團體化、集中化、集約化和精細化的企業治理模式的對信息化提出新的要求;
(4)企業業務計算機網絡應用普及與應用深化需求信息化為企業發展、生產治理和業務延伸提供更加高水平的服務;
(5)企業信息資源的有效利用和共享更加迫切;企業信息資源的安全與企業生存和發展關系更加密切;
國家電網公司信息化"SG186"工程任務
制定國家電網公司"十一五"信息化建設的"SG186"工程:
?"1"-構筑一體化企業級信息集成平臺(由信息網絡、數據交換、數據中心、應用集成、企業門戶)
?"8"-建設八大應用系統(財務資金治理、營銷治理、安全生產治理、協同辦公、人力資源治理、物資治理、項目治理、綜合治理)
?"6"-建立健全六大保障體系(信息安全防護、標準規范、治理調控、評價考核、技術研究和人才隊伍)
四、電力企業"十一五"的重點建設項目
?信息系統和資源整合,按照國際現代電力企業信息化發展道路實現企業同一平臺,為實現"數字化企業,信息化企業"的實現提供支撐。(EAI或ERP建設)(3-5年時間)
?數據中心和數據倉庫,為資源共享和決策分析提供基礎平臺。
?企業同一的電力生產治理系統(2-3年)
?建設企業門戶,初步實現企業應用的同一治理;(近1-2年)
?建立企業災備中心,建立企業信息安全體系(3-5年)
?建設電力行業或企業信息化標準體系。(3-5年時間逐步建設)
五、信息化建設科學發展關鍵在標準化
(1)標準化是任何事業與時代前進的推動力
(2)電力信息化建設是一項跨行業、跨地區、跨學科的大型系統工程,標準化是行業信息化發展的助推器;
(3)"十一五"信息化建設納進電力企業總體發展戰略。企業信息化必須服務于電力企業的集中化、集約化和精細化治理需要。標準化是實現"四同一"的條件;
(4)標準化是實現企業資源深度開發、應用和共享的平臺;
(5)經過"九五"和"十五"十多年的發展,電力企業處于實現同一發展和整體推進的發展階段,標準化是信息化建設的資源整合、整體推進的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