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也能變成心電檢測儀 手機除了當游戲機、MP3之外,還能變成心電檢測儀器?這樣的奇思妙想近日在第三屆恩智浦杯創新設計大賽中成為現實,來自全國多所高校的12支決賽團隊通過這些有趣的發明獲得了多項大獎。
恩智浦杯創新設計大賽在9月至11月開賽,吸引了多所高校的217組學生設計團隊踴躍參加,共遞交了約140項微控制器設計,最終有12個最佳方案進入決賽。其中,“能夠檢測心電的手機”獲得了最具網絡人氣獎,發明者是天津大學的李崇崇等3名同學。他們發現,現在普遍應用的生物電檢測儀體積較大,不易攜帶,使用不便,于是便想到了現在越來越多樣的手機功能,“給手機配備相應裝置,手機屏幕完全可以顯示心電檢測結果,手機本身還有信號存儲功能,為什么不能將手機和心電檢測儀結合在一起呢?”
溫濕度記錄儀 |
管鉗 |
尖嘴鉗 |
傳送器 |
粗糙度儀 |
測高儀 |
剪線鉗 |
斜嘴鉗 |
頻譜分析儀 |
聲級計 |
電工鉗 |
濃度計 |
臭氧檢測儀 于是,他們研制出一個具有USB接口的模塊系統,可以和手機相連,或直接植入手機中,再用手機屏幕顯示、傳輸采集信號。雖然目前的模塊較大,不過他們認為,完全可以通過技術手段,將模塊縮小至當前的十分之一,也就是硬幣大小,從而可以方便地植入手機。在他們的努力下,這款新穎的手機具有高性價比、高可靠性、多功能、智能化、微功耗的特點,相關技術目前已被深圳的一家公司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