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外技術的地位和作用
紅外技術有四大優點:環境適應性好,在夜間和惡劣天候下的工作能力優于可見光;隱蔽性好,不易被干擾;由于是靠目標和背景之間、目標各部分的溫度和發射率差形成的紅外輻射差進行探測,因而識別偽裝目標的能力優于可見光;紅外系統的體積小,重量輕,功耗低。但有三大因素制約著其效果:目標的光譜特性;探測系統的性能;目標和探測口之間的環境和距離。紅外探測技術是圍繞著解決以上問題發展的,例如:a.為充分利用大氣窗口,探測器光譜響應從短波紅外擴展到長波紅外,實現了對室溫目標的探測;b.探測器從單元發展到多元,從多元發展到焦平面,上了兩大臺階,相應的系統實現了從點源探測到目標熱成象的飛躍;c.系統從單波段向多波段發展;d.發展了種類繁多的探測器,為系統應用提供了充分的選擇余地。
冷戰結束后,美國進行全球戰略調整,其中美軍為未來作戰提出的,即能將全球監視系統和通信系統以及有關數據的合成與處理集中用于某一戰區,形成信息優勢;在全天候、晝夜條件下能偽裝和突破防線,識別和打擊重要的固定和機動目標兩種作戰能力與紅外技術密切相關。在軍事需求的牽引和相關技術發展的推動下,紅外技術已從過去的戰術地位發展到今天的戰略地位,具體表現在:a.紅外技術是國家安全依賴的主要探測技術手段。彈道導彈和遠程巡航導彈的早期預警、跟蹤、識別和攔截對國家戰略目標的安全至關重要;b.紅外技術在未來軍事技術中的戰略地位是由其使用的廣泛性和重要性決定的。今后,紅外技術還將運用于迅速發展的光電對抗、光通信、定向能武器等方面;c.紅外技術是未來高技術局部戰爭使用的主要技術之一。現已清楚,獲得戰場上的單向透明性,即獲得戰場信息優勢,是獲得戰爭主動權的關鍵因素之一,為達到此目的,紅外系統現已是發達國家的陸、海、空、天各類武器系統中不可缺少的、甚至是主要的傳感器。
,